关于推荐申报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办师﹝2025﹞107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有关推荐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范围为:我校教师在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以及校地协同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推荐的教学成果,原则上从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示范性项目等改革项目中培育产生,同时,需不少于 2 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二、奖项设置与限额
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3个奖项。以全省成果申报总数为基数,一等奖控制在15%以内,二等奖控制在45%以内,特等奖数量根据实际确定。
此次评选出的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涉及基础教育的,将择优推荐至教育部参评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推荐要求
(一)成果内容要求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围绕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发展和完善已有理论,经过不少于 4 年的实践检验,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省或者学校(地市)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 2 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全省或者学校(地市)的一定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成果主持人要求
成果主持人及团队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个人及团队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主持人应当直接参加了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和总结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至今仍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单位集体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该成果应体现单位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的过程,并以该单位为主提供条件保障。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已经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不得重复申报。
(三)学院推荐要求
各学院要切实做好对推荐成果主持者、参与者的资格审查,确保思想政治过硬、师德表现良好,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要统筹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成果,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由一线教师主持完成的成果原则上不少于推荐总数的 70%。申报教学成果的团队中来自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员、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教师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团队人数的40%。
原则上,每个学院推荐数量不多于2项。
(四)材料要求
1.申报人按要求认真填写《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2.撰写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检验过程的报告。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字数不超过 8000 字。
3.支撑成果的其他文字材料,如论文、案例等,总字数不超过 1 万字。
4.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视频材料按MP4 格式制作,播放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
上述文字材料要求使用 A4 纸打印,双面印刷,竖装;需签字的必须亲笔签名;电子档要求 PDF 格式,录入内容要求小四号字体。其中,1-4 项纸质材料准备 3 份,装牛皮纸袋,在纸袋正面贴上所附材料明细表。1-5 项申报材料电子版(不超过500M)发送至邮箱475866459@qq.com。
四、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须于5月19日16:00前将推荐申报材料交至金明大道校区综合楼9429办公室,不接受个人申报。
(二)学校适时组织专家开展成果推优工作,择优推荐2项参加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教务处
2025年4月24日